湘艳会展
湘艳会展 湘艳会展 湘艳会展 湘艳会展

【历史文化】桃源新韵承拓古今

研学游学【二日游】

¥560¥638 儿童:

发团日期:2024年9月25日

预定时限:最少提前一天预订

起始地:张家界

旅游目的地:

常德桃源

线路类型:

跟团游

推荐指数:

★★★★★

一、研学背景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常德市位于湖南省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本次研学活动旨在通过深入了解常德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学内容

  1、参观常德市博物馆,了解常德市的历史沿革和文化遗产,包括古代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近现代的革命文化等。
  2、游览常德市的名胜古迹,如桃花源、桃川书院、刘禹锡陋室等,感受常德市美丽的自然风光,走进语文课本了解古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3、深入了解常德市的传统手工艺,如常德丝弦、武陵戏等,亲身感受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三、课程介绍

桃花源历史文化体验馆:运用目前国内顶尖的声光电和互联网技术,打造国内首部在行进中观看的动画长卷,通过互动体验,探究分析,让同学们真切地了解桃花源前世今生。

刘禹锡陋室:参观刘禹锡陋室,学习《陋室铭》,从刘禹锡的人生经历中品读其文学作品的思想。我们课本上的一行字便是他们的一生,效仿古人,踏着他们的足迹,重温他们在桃花源的经历,侧耳倾听流传千年的故事。

桃花山——陶诗寻踪:以陶渊明诗词为线索,寻觅桃花山,在故事和情境中品读陶潜诗词,探究其从入仕到归隐心路历程,孩子们选择一首陶渊明的代表作进行造文拓印,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以及中华诗词的精神力量,同时提高自身审美鉴赏水平。

方竹亭——寻古建筑之美:方竹亭是桃花源现存最古老的建筑,通过考察桃花山古建筑群, 实地测量绘制园林建造图,体验考古工作,感受园林建筑结构之美。

桃花源记:观看《桃花源记》大型山水实景剧,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极致的视听感受,重现千百年华人心中魂牵梦萦的梦幻场景。

桃川书院:走进桃川书院。山间绿荫遮蔽,与世隔绝,在桃川书院的亭旁,同学们更换书生装,有序进入国学讲堂, 由国学讲师介绍孔子以及拜孔的缘由,接着举行拜礼。传承礼仪讲学, 学习中国传统礼仪,传承尊师礼仪,感念师恩。

桃源山渔村夕照:登桃源山,远观渔村、近看水府阁。通过参观讲解让同学们从渔村夕照了解“潇湘八景”的历史由来, 了解中国艺术对东亚国家诗画艺术的影响。

桃源工艺术博物馆:参观桃源工艺术博物馆,世界最大的“木根雕”桃花源,欣赏非遗手工技艺作品「桃源工艺作品」。

四、研学地点

桃花源历史文化体验馆

  桃花源历史文化体验馆坐落在五柳小镇的五柳大院内以《桃花源记》为核心陶渊明的人生事迹为铺垫,桃花源的前世今生为线索用现代科技的手法对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进行诠释和解读。
       体验馆采用了富于诗化的设计语言将静态的文学艺术场景与氛围营造的灯光、色彩、互动多媒体相结合实现虚实相间、动静辉映的体验感还原《桃花源记》及魏晋文化风貌。

刘禹锡陋室

  陋室仿古寻先贤,朗州司马刘禹锡在常德为官十年 ,为桃花源题写了大量诗文 。参观刘禹锡陋室,竹简编书《 陋室铭》, 从刘禹锡的人生经历中品读其文学作品的思想。

桃花山

  桃花山牌坊始建于民国三十二年,后来倾塌,1973年按原貌修复 。牌坊正上方题有“桃花源”三个遒劲大字,两旁还有一副对联写道:“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这幅对联被列入全国百副名联之一。
  桃花山牌坊相传为人间和理想国度的接界处 ,在这里可遥闻仙境内的鸡犬之声 ,牌坊外为人间 ,跨进牌坊 即到了桃花灼灼, 流水青青的世外桃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桃花源人民为纪念陶渊明 ,特辟菊圃一处 。菊圃建筑采用江南园林风格建设, 将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 精致 、典雅。

方竹亭

  方竹亭原叫“桃川八方亭”,现为桃花源中最古老的一座建筑,建于明代,亭身八面八角、三门四窗,亭身洁白,亭顶为绿色琉璃瓦覆盖,为砖石结构,全亭无柱,亭林墙厚过一米,内顶为半球形,亭内立古碑数块。当你置身亭内轻语,会发出嗡嗡的和声。

桃花源记

  大型溪流漫游演出《桃花源记》根据原著中的描写,朔秦溪而上,开启“桃花源”的寻梦之旅。在秦溪两岸 4.6 公里的演区内,打造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的河流剧场,19 个演出点被河流剧场串成一线,重现千百年华人心中魂牵梦萦的梦幻场景。
  游人在人声喧语中上船,问撑筏的船工、问秦溪、问秦谷、问桃花缤纷是何时。小船悠悠,溯溪而上,渐离纷扰都市,船行深处是叠陵幽谷,耳畔只剩水声,忽闻渔歌高腔应和,渔网入水哗啦作响,身于船,心入桃源。

桃川书院

  桃川书院建在山中的一块近百亩的台地上,清乾隆十八年(1753),桃源县令屈宜伸曾主持整修,1992 年,此处存放了古往今来众多名家的书法碑刻,数量达近百方。四围青山环绕,院内绿树成荫。大门口一座古老的石牌坊,上书“天宁碑院”。天宁碑院是桃川书院的前身和古称。一池碧水,绿瓦白墙,桃川书院仿若桃花源灵山秀水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学子携手同窗漫步其中,感受千年书院的质朴文风,寻找幽奥神秘的国学盛典。

桃源山

  桃源山,桃花源之“境”。位于沅水南岸的桃源山是桃花源洞天福地的源头,自东晋起便是沅澧流域的道教文化中心,山中有水府阁、桃川万寿宫、桃川书院三大建筑群落。信步此处,既可朝圣仙气缭绕的“桃川香火”,又可领略古潇湘八景之一“渔村夕照”的绝世美景和“三日同辉”的瑰丽画面。山水人文融于一体,正是桃花源的方外之“境”。

桃源工艺术博物馆

  桃源工艺术博物馆位于桃花源景区内部,而桃花源作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的地点,与原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诗句无违和。

五、研学活动原则

  (一) 、坚持教育性原则
  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立意高、目的明,活动前提前做好具体活动方案,带着目标开展活动。

  (二)、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前,对目标地点进行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交通、饮食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数量,针对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安全教育。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参与全程管理。

  (三)、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
  学校公布研学旅行活动具体方案和收费标准,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且由学校和家长签订自愿报名参加协议,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及费用收支公开、透明,接受家长监督。

  (四)、坚持食、行、学统一的原则
  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红色、社会和自然,在体验中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和精神。活动中将统一安排就餐、研学等活动,保证卫生、安全、适用、节约,防止追求豪华、舒适,杜绝铺张浪费。

  (五) 、坚持长效性原则
  研学旅行是学生体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意义重大。将不断充实研学旅行目的地,形成序列化, 以达到研学旅行活动的连续性,长效性。

  (六)、坚持全员参与原则
  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研学旅行活动中,学校领导、老师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家长志愿者积极参加活动。

六、研学对象及参与条件

  (一)全国各地中学生。

  (二)坚持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的同学,须填写《申请表》,经所在班级班主任推荐,家长同意签名后, 由学校审核通过方能获得参加资格。

  (三)学生身体健康,无病史及其他疾病。(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病史的学生、体质虚弱的学生,严禁报名参加)

七、活动保障

  研学旅行前,对学生要进行三个教育:安全教育 、文 明旅游教育 、文化教育。学生出发前利用班会课、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

   (一)安全教育
  一是人身安全。要求学生在旅行过程中上下车要有序, 不得推搡拥挤,车辆行驶中不得随便走动。在旅游区要注意道路,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在景区内不乱吃小吃,防止病从 口入 。二是财产安全 。在景 区时注意脱下 的衣服 、放下 的包等物品, 装钱的包要背在前面。

   (二)文 明出行教育
  外出浏览要注意行为举止文 明,参观景区时要 自觉保护景区设施,不得大声喧哗, 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

  (三)文化教育
  出行前对 目的地文化的 了解有利于学生在旅行过程 中更为深入的体会、感悟旅行的意义,带着问题去旅行,在旅行中思考 、寻找,能够让学生在此次旅行中有更大的收获,另外在旅行前做好详细的安全预案,保障旅行的顺利进行。

  (四)充足的人员保障
  每班除学校成立安全小组 、每班安排1名班主任和家长做好保障外,研学旅行机构也将每班配备1 名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官和 1 名研学导师做好景区讲解 、纪律维护 、安全保护等工作,1 名专业的 医护人员全程跟踪, 竭力保障学生安全。

详细日程
第1天:桃花源
早餐:no 中餐:yes 晚餐:yes
住宿:桃花源基地
交通:BUS

\


第2天:桃花山——桃源工艺术博物馆
早餐:yes 中餐:yes 晚餐:no
住宿:no
交通:BUS

\


接待标准:

  • 酒店:含1晚住宿
  • 交通:BUS
  • 餐饮:4次
  • 景点:桃花源
  • 导游:优秀国语导游倾心服务
  • 儿童:中学生
  • 保险:旅行社责任险
  • 赠送


--FROM:佚名--

温馨提示: